重磅 | 《中国园林》2023主题计划发布 | 含主题阐述
在经过了前期征集和后期讨论后,《中国园林》主编会已正式确认2023年主题计划。所有主题均已确定策划人,并完成主题阐述。
欢迎大家选择适合的主题踊跃投稿,一起为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科学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园林》2023主题计划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学科共同体
刊期:第1期 (1月)
主题阐述:
建设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需要风景园林学科共同体的齐心协力,众多努力中,建立风景园林的学科共同体愈发重要,值得本行业各界大家的研究探讨。
2011—2022年,中国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11年。在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史上,在世界风景园林进程中,中国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体现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博大精深和新时期中国政府的英明决策。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远大国策,风景园林不可或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作为领导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核心力量不可或缺,必须越办越好!
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办好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使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众多解决方案中,建立风景园林学科共同体正成为广大风景园林人的共识。“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学术观点可以多样,路径方法可以不同,背景可以来自五湖四海,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发展风景园林事业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求大同,存小异,相互帮衬提携,互通有无补台,一个学科发展壮大,共同体的作用首当其冲。对此,中国风景园林界需要认真对待,有必要研究探索。
寻求共同的目标,建立公共认同的纲领,探讨制定自律、自强、自尊的准则,建立学科评价的标准指标等等。围绕学科共同体的建立,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回答。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共同目标;
2)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共同体的组成和作用;
3)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共同体面临的不同观念、价值取向、学术侧重之间的协调、协同、融合、创新。
选题意义:
传承中国风景园林优秀传统,发展未来风景园林学科,扫除学科发展障碍,从学科地位、教育影响到行业实践,把风景园林做大做强。
主题名称:建设更具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中国国土空间
刊期:第2期(2月)
主题阐述:
中国国土多样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共同塑造了中国独具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国土空间。长期以来,丰富的自然环境支撑着不同尺度国土空间的生态健康与安全,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产资源与山水基底,从而孕育滋养了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和多样的人居场所。经过几千年来的劳作实践,中国人在不断摸索中掌握了适应不同本土环境特点的生存发展模式,通过水利建设、土地经营、风景营建等方式,形成了自然与人文交融一体的多样国土空间,塑造了多样的栖居环境和地域文化。因此,全面探析中国国土空间的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探讨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理论与路径,是支撑国土生态安全与韧性、延续风景与文化多样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中国国土空间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内涵与逻辑;
2)不同尺度下国土空间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识别、评估体系与方法;
3)中国国土空间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保护、发展与建设机制。
选题意义:
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国土空间的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障中国国土重要自然与文化资源、区域的安全,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持续探索以揭示不同尺度中国国土空间的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类型、范围及其内涵等内容,关注二者的关联机制,并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及不同尺度国土空间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实践与管理等方面的支撑。
主题名称:气候变化与碳中和
刊期:第3期(3月)
主题阐述:
本期主题将探讨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与助力碳中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风景园林所营造的各类空间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对其影响类型与程度的监测与理解是科学基础;在地球碳循环中,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与管理仍然缺少整体性研究框架与实践遵循;景观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对生态系统碳汇碳源均有影响,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正、反效应亟待表征;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景观格局,提升各尺度上的气候韧性,推动气候变化应对的“主流化”,都是亟待关注与付诸实践的领域。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与监测;
2)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规划与设计;
3)推动气候变化应对主流化的教育、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
4)碳中和下的风景园林智慧;
5)风景园林助力碳中和的解决方案。
选题意义:
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已经毋庸置疑地致使气候以数千年未有的速度变暖。气候变化已给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并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未来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广度深度也会进一步扩大,自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将主动或被迫对此进行响应。
我国一贯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后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2年6月,我国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风景园林领域关注国土自然生态空间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自然碳汇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风景园林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名称:景观的地方性
刊期:第4期(4月)
主题阐述:
面向高质量宜居城乡建设,以风景园林景观地方性为切入点,研究景观地方性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进入城乡人居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环境生态质量为导向的城市存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正成为前沿主导。在过去40多年快速城镇化超常规发展和西方式建设导向所引发的系列问题中,中国的宜居和生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确有必要立足中国本土,就解决宜居城乡景观的建设问题给出中国方案。有关中国的宜居和生态,首要解决三大问题:如何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如何协同城市宜居和乡村宜居的发展?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利弊?由此需要三大突破:1)以风景园林观,将城乡景观视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组成要素,重新梳理自然、人工因素的系统关联,构建动态整体性理论框架,推进人居环境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同持续发展;2)突破城乡二元壁垒,以自然系统为城乡生态的源头,以地方性景观生态为纽带,充实宜居城乡生态内涵,服务于新时期规划转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助力宜居城乡景观的营造;3)对“生命共同体”提高认识和研究精准度,应用交叉集成技术,建立传统数据与现代信息系统多源数据的互融模型,实施城乡地方性景观演化的量化模拟预测,突破近现代规划理论方法的局限,扩展创新传统规划范式。宜居性、生态性、地方性形成系统联动,在生态文明时代城乡发展的基本需求中表现为:各类地区对于因地制宜的地方性建设要求正在凸显,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高密高强的极化地区、环境约束的欠发达地区等,解决城乡景观生态同质化、破碎化、劣质化等问题迫在眉睫,探索城乡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势在必行。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如何以人居环境理论提升城乡景观生态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系统的协调性,构建动态整体性理论框架,推进人居环境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同持续发展;
2)如何在城乡融合中实现更为宜居的城市和乡村,以自然系统为城乡生态的源头,以地方性景观生态为纽带,充实宜居城乡生态内涵,服务于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3)如何实现城乡地方性景观演化的量化模拟预测,突破近现代规划理论方法的局限,扩展创新传统规划范式。
选题意义:
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寻求宜居城乡的答案,探索城乡人居生态体系构建,创立人地协调和城乡协同、“宜居性、生态性、地方性”兼具的宜居城乡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
主题名称:行走中的景观
刊期:第5期(5月)
主题阐述:
行走是人类体验自然的直接方法。虽然近现代文明带来了自行车、汽车、火车和飞机,让人们体察自然的速度和视角更为多元,但用双脚丈量土地的原始途径依旧不可取代。
行走反映着身体与场地的关系——从A到B的衔接、经历若干点位的过程,或者一个空间范围内的往复徜徉;行走定义着时间——体力可支范围内的路线长短与步伐的节奏;行走意味着体验——土地起伏及由此产生的流动的视觉、树木花草的气味、微风的触觉和鸟鸣的听觉;行走还带来交谈和沉思的契机。
因而,本期主题关注行走中的景观,实质上是希望以步行为切入点来探讨风景园林的价值层次和场所构建方法。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漫步学(strollology);城市漫游;地域风景与探访路径;散步与日常生活实践;行走与制图学;行走与仪式;行走与空间叙事等。
选题意义:
尝试以人们介入景观的基本方式(步行)为认知和方法的双重切入口,为风景园林的价值甄别和设计方法提供支持。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信息技术
刊期:第6期(6月)
主题阐述:
数字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前沿领域,致力于促进人居环境的高质量发展,风景园林信息作为数字景观的重要技术和基础,具有跨学科、多领域、全流程等特征,表征客观的景观环境系统及其内在机制与变化规律,与客观的景观环境具有“同构性”。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分析评价、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维管控多个阶段,对于实现数字景观全流程的实时性、科学性、高效性、协同性与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融合与智慧数据库;
2)智慧风景园林全流程的数字模拟与孪生;
3)数字景观方法与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选题意义:
风景园林数据信息具有多源、异构、多维等特点,如何实现天地空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与融合是当前数字景观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数字孪生景观是实现智慧风景园林的关键之一,可以精准测控景观环境并模拟预测景观环境变化趋势;数字景观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系统提升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是高质量、精准化景观设计的保障。
主题名称:生物多样性保护
刊期:第7期(7月)
主题阐述:
本期主题将探讨风景园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前沿方法与解决方案。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对生物多样性均会产生影响。基于对生态系统作用机制及物种需求的基础认知,立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根基,风景园林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效支撑。识别重要的物种栖息地,协调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科学性与精细化程度,提升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方法的时空精度,生物多样性的兼容性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都是风景园林领域亟待研究与实践的内容。
选题方向 (包括但不限于):
1)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规划与设计;
2)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3)栖息地保护与恢复;
4)兼容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5)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6)乡村/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选题意义:
全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生物多样性以空前的速度下降,人类的生存和福祉同样面临威胁,世界各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日益重视。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结束后,生物多样性“2020年后保护框架”将正式开始施行,标志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时代。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面临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导致的各种严峻挑战。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提出要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标准、监测、管理体系及可持续机制等建设。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来自人类活动,风景园林领域所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风景园林相关的科学研究,在人地关系处理、技术方法应用、治理政策研究等方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与生物多样性和谐共生的重要媒介。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与健康中国
刊期:第8期(8月)
主题阐述: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也是通过风景园林手段营建绿色生态空间的根本目标之一。目前有关绿色生态空间增益健康绩效的研究较多,实际上风景园林对健康的影响有正、反两个维度。一方面,绿色生态空间能产生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和提升全人群健康福祉水平的关键。但另一方面,营建、管护不当的绿色生态空间也有可能带来花粉致敏、蚊虫孳生、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排放等负面影响。
本期主题将关注风景园林对健康影响的正、反两个维度,聚焦于:如何科学测度绿色空间对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健康的促进绩效?如何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护手段来调控不利影响,提升人群健康福祉水平?这是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并为其提供风景园林智慧的核心议题。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风景园林促进全人群、多维度健康影响的机制和理论;
2)提升公共健康服务水平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管护实践;
3)“健康中国2030”视野下的风景园林发展路径。
选题意义:
“健康中国”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指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健康中国”的核心,“公园、广场、绿地”和“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既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空间抓手,也是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领域。显然,在“健康中国”视野下,展开旨在提升全人群、多维度健康福祉水平的风景园林研究和实践,已成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主动对接和对人民健康需求的积极响应。
主题名称:中国风景园林的独特气质
刊期:第9期(9月)
主题阐述:
1)要说清楚中国风景园林所独有的气质和特性,就必须回答好中国风景园林的诞生起源、形成发展、演进路径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等核心问题,只有回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揭示中国与西亚、欧洲并列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并开创了与西方风景园林迥然不同,以及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内在根源。
2)找回初心,谨记使命。中国风景园林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只有挖掘蕴藏其中的中国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才能展现作为中华文明特殊分支的风景园林之人文底蕴,才能在学科与行业发展竞争中,做到兼收并蓄、固本培元,才能实现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迷失方向。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认识自我、尊重多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演进之路。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中国风景园林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与中国哲学、文学、绘画、建筑等其他传统文化存在着一脉相承、一气连贯的密切联系,存在于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抽象、外在与本质、理论和思想等诸多矛盾范畴之中。风景园林的中国性与世界性是矛盾的统一: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
选题意义:
中国风景园林历经3000余年的发展演变,非但没有失去其核心价值,反而不断地传承创新,历久弥新,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门类,并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在中国以10亿人口为基数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伟大事业中,要传承中国风景园林特色文化,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风景园林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世界风景园林新实践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评论
刊期:第10期(10月)
主题阐述:
评论(criticism)是一种评价行为和价值判断活动,也被称作批判或批评。风景园林评论所面向的是各类经过或未经过规划设计的景观,以及这些景观所蕴含的现象、思想、原理、逻辑、价值判断及驱动力等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可以言说、可以讨论的思辨性活动。风景园林评论犹如一系列洞察本质的“窗口”,促使行业与学科持续地反思、审视其内涵,辨析当下语境,提供新的思想。
风景园林评论应有清晰明确的观点,这些观点应具备揭示性、阐释性及批判性,同时评论过程也应有较高的逻辑性和体系性。近年来,中国的风景园林评论虽然开展了一些探索,但总体而言未能形成体系,更未能真正对行业及学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真实、勇敢地开展多样的风景园林评论探索,以促进评论体系与环境的形成,从而真正推动风景园林实践与理论的不断进步。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当代世界风景园林评论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2)中国风景园林评论的维度、体系与当下语境;
3)针对不同类型景观个例或普遍现象的思辨性探讨;
4)风景园林评论的专业化与大众化。
选题意义:
风景园林评论为当下一切经过或者未经过规划设计的景观提供一系列观察本质的透镜,以思辨的方式评论、批判这些活动本身及其内容,以推动行业与学科的持续发展。同时,风景园林评论也应起到媒介作用,连接实践与理论,连接真实与想象,也连接风景园林与社会大众。
主题名称:景观感应
刊期:第11期(11月)
主题阐述:
景观感应属于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的前沿。
人类的景观感知正在发生转变,除了“感觉”“感知”“认知”,应景而生的主动“反应”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再满足于景观感知(landscape perception)中的“感”和“知”,而要超越感知,求客观景观环境和主观感知的互动(landscape interaction)、合一,从景观感知走向景观的“感知+应对”应运而生。全面的景观感知研究应该包含“感”“知”“应”三元,其中“感”是通过五官接收感受景观,“知”是进入心理过程的认识理解,“应”是对于客观景观的反应,可以是意向、联想、也包括行动的应对,是有感而发、有意为之的精神活动及物质实现。“物境”“情境”“意境”,传统美学理论的“三境”与上述感、知、应三元一一对应。
景观感应及视觉评价的基本内容是寻找、发现、破解人类空间美感美学机制规律,寻找制约机制规律运行的价值判断,即评价标准指标;此外,更加关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是景观感应中“如何应对”的科学问题,这包括设计的思维路径、规则方法、以标准指标体现的目标追求等,从而诱导激发出规划设计实践的创意和创新。
科学、理性、定量化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美学,将上述问题转化为现代科学问题,将缺失的内容补齐,解密“黑箱”,这将是景观感应理论对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领域的重要突破。其核心思想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将主观感性与客观理性相联系,并将主观感性的美学问题延展转化为客观理性的科学问题,进而予以客观理性的认知、分析、综合、判断。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人类空间美感美学机制规律理论研究发现;
2)中国风景园林美学理论关于“物境”“情境”“意境”及其三者耦合互动的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实证研究;
3)景观感应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探索应用。
选题意义:
传承中国风景园林美学理论,发展未来风景园林科学美学,揭示风景园林美学世界的奥秘,让经风景园林装点的中国山河更加美丽。
主题名称: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刊期:第12期(12月)
主题阐述:
在新一批国家公园陆续设立的同时,我国将建立起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此关键阶段,如何根据我国的制度优势、国情条件和自然文化特征,针对特有的问题和矛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治理之路,是当前阶段的重要目标。同时,需要充分学习全球自然保护地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掌握与应用自然保护领域国际先进理念与适用性技术,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目标接轨,从而在创造性地建构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上,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运动贡献力量。
本期主题将关注我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后,亟待开展的科学研究、政策研究和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从而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研究支撑,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双碳目标”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背景下中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实施路径研究;
2)“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理念下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问题和政策研究;
3)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和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4)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生态保护、社区参与、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特许经营等重要专题研究。
选题意义: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决策,相继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等文件,对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国家公园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考察时强调,国家公园是“国之大者”。“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到2025年,将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法规、管理和监督制度,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投稿时间与方法
■时间
相应刊期主题文章需提前4~6个月投稿。
■方法
登陆《中国园林》官方网站(🔗《中国园林》已申请百度官网认证),通过远程投稿系统进行投稿(🔗《中国园林》稿件处理流程);投稿时请在文章题目末尾注明(2023年XX期主题投稿)。
《中国园林》编辑部
2022年7月
//////END//////
海报设计|韩静怡
排版|李旻
审核|金荷仙